专业建设

首页  专业建设  共建专业

共建专业

“十二五”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期末验收总结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






 “十二五”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期末验收总结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











扬州市职业大学


 〇一六年十一月



目   录




一、项目建设概况

(一)专业群建设现状

 扬州市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包括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4个专业。

 该专业群历史悠久。1986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前身之一的扬州市农业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办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中等职业教育,国土资源部在该专业创办二十周年贺信中指出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为“江苏省国土资源专业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30年来,该专业紧紧围绕国土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骨干,涵盖国土测绘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两大专业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体系。

 该专业群以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为基础,服务于空间数据获取、空间数据加工、空间数据应用全产业链。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智慧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等重大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开展,以及以“百度地图”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该专业群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一形势下,专业群结合区域与行业现状,深化“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扬州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专业群目前在校学生人数443人,累计毕业生3000多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100%;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6人,“双师”素质教师18人,先后派出51人次教师赴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学位进修、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学习,或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工程测量分会、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等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

 专业群建有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省级工程测量特色专业、省级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国土资源部地勘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实训条件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已建成测绘工程中心、数据中心、土地规划与评价中心,固定资产总值达484.7万元,其中800元~5万元的仪器设备有745台套,5万元以上的仪器有45台套;可承担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地图编制、GIS数据处理、国土资源调查评估、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等实训项目。专业群还建有校外实训基地30家,建设期内新建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实训基地15家。

 建设期内专业群承担《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承担省级项目、市级科研项目,教师发表论文37篇,有5篇(次)被SCIEIISTP收录,主编教材1部,编写校本教学讲义8本;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江苏高校测绘技能大赛,省优秀毕业论文、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等各类评比中累计获奖24人次。

 专业群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建设期内累计承担地形测量、耕地质量分等更新项目、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建制镇基准地价更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试点工程、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郊野单元规划编制项目等社会服务项目20项,产学研产值200万元。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推进“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依托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易图地理信息学院、工程研发中心及企业工作站等平台,在“校中厂、厂中校”二元环境中,实施“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二学期:强化学生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依托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及国土资源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情境感知,了解企业运作情况;第四、第五学期,以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开展项目实践。

2.校企共建基于“3S”技术平台支撑下的模块化教学资源

 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三个专业课程标准;收集上述专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工作图纸、报告文书、电子数据库等资源,丰富教学案例;完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完成《数字测图》、《地图绘制》、《土地评价》、《国土资源管理概论》、《土地与房地产估价》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土地评价》、《土地与房地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等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大量融入校企横向课题成果;开通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重点专业群网站;实施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加入国土资源职业教育在线学习联盟,该联盟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研究会牵头,以全国国土、地矿类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企业和有关团体参与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联合协作服务组织。


3.整合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按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产业链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省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方案》,对原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进行整合,调整为测绘工程中心(下设测绘仪器检校维护室、全站仪仪器室、普通测量仪器室、摄影测量实训室、遥感数据处理实训室)、数据中心(下设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实训室、常规数据处理实训室、卫星定位数据处理实训室、3S数据集成生产实训室)、土地规划与评价中心;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编写专业实训项目卡。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明显提高。目前专业群有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30家,通过安排大一、大二学生赴企业参观学习,暑期社会顶岗实践,校企合作完成社会服务项目,毕业班整建制赴实训基地毕业顶岗等活动,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对实训教学环节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专业群还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案例收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企业工作站教师顶岗锻炼、校企合作研发加强实训基地功能。目前实训基地使用率达90%以上

根据专业群行业特点,分地域、分类型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期间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5家;在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易图地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图遥测科技有限公司、仪征茂源土地规划评估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8家企业工作站。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我院代表队参加“苏一光”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取得专业组导线测量三等奖,水准测量一等奖,团体总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2014年,我院代表队参加“苏一光”杯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取得专业组导线测量三等奖,在江苏高职院校名列前茅。近三年,累计鉴定地质测量工、绘图工835人,毕业生测绘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100%。

4.校企协作开发,建设共享型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1)收录、整理相关专业技术规程38部,整理相关图书、报纸、期刊、报告、学术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等资源,形成文献数据库;(2)收集工程图纸、技术报告、规划设计文本等案例资源,形成案例资源库;(3)完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地理信息系统》,校级《数字测图》、《地图绘制》、《土地与房地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等14门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4)开通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重点专业群网站(http://www.yzcom.com/gtzyxx/);(5)加入国土资源职业教育在线学习联盟。

5.优化师资培养机制,提升教学团队综合素质

 先后选派18名教师赴加拿大北方学院、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学位进修、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学习;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工程测量分会、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等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51人次;专业群带头人被聘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行指委委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是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带头人是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团队负责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带头人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专家库成员。

 重视“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团队双师比达93.1%;积极参加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全国测绘、国土、农业等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行业协会活动。建设期内,团队共发表教科研课题24项,论文37篇;获得教学科研等荣誉24项;新聘15位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学生毕业实践指导、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6.优化专业群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专业群层面:(1)成立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督查专业群建设工作;(2)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发展规划,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和发展,对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共同管理;完善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形成有序的制度保障体系;(3)组建了专业群建设团队。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组长由专业群负责人担任;项目成员为专业群骨干教师;吸收企事业单位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校级层面:(1)政策倾斜机制。学校赋予学院更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权;不拘泥于学历和职称,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过程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跟踪工作完成情况,每学年至少检查2次,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学校,确保各项建设工作按计划完成;(3)综合保障机制。学校协调各有关部门,形成内部合力,保障专业群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社会联系,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外部合力,积极推行校企对接,建立互补双赢的合作机制,保障专业建设向纵深推进。

(三)专业特色建设情况

 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建设,专业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共形成了3个特色:

1.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为深化校企合作,专业群先后组建了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易图地理信息学院两个校企合作平台,成功申报了省级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其中,由我校牵头成立的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有成员单位72家,涵盖行业内众多大专院校及骨干企业;易图地理信息学院是专业群校企合作的新尝试,通过构建“校中厂、厂中校”二元环境,使学生通过3个周期的工学交替,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012年以来,专业群先后承担地形测量、地价评估、耕地评价、地理信息工程、土地整治、不动产登记、社会培训等项目共计20项,累计完成社会服务收入近200万元;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100%,涌现出以徐州高弘测绘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智舰为代表的一批创业典型,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专业群还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机制。一是建设了《土地科学研究与实践》等创新性课程,该课程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导师制模式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或生产实践项目,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依托该课程,专业已完成各类课题3项,其中1项获市社科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2项获市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创新奖;二是将现代学徒制引入到课外或假期,成立了由各专业方向教师牵头的自主学习或实践组织“北斗科技服务团”,该服务团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工程研发、空间信息建库、智慧城市建设等。自2013年成立以来,先后参与各类科技服务10余项,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获校暑期优秀实践活动2次,相关实践成果获2015年度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次。

2.聚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产业链,提升“三位一体”师资体系

 专业群按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产业链要求,对师资队伍进行整合梳理,通过对师资力量的分类、分层,一支“精技术、会教学、懂管理” “三位一体”现代匠师团队已逐渐形成。

1-1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师资队伍架构

一是建立了基于项目需要的组织体系。即在强化教研室教学组织属性的同时,突出其生产组织功能,通过一个或多个项目团队的衍生,在实践中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同时通过生产项目耦合关系,教师技能向生产环节上游或下游延伸,最终熟悉和掌握整个生产过程,进而具备整个项目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基于此,专业群按照项目生产流程需要,打破学历、职称藩篱,采用项目团队组织形式对师资力量进行了重新整合,组成了工程(产籍)测量、地理信息与遥感、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土地工程规划设计3个项目团队。

二是建立了基于项目需要的执业资格体系。专业群按照团队具备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行业全产业链综合工程咨询能力要求,有19人次名教师先后获取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等多项职业(执业)证书,8位教师获评土地、测绘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职称,涵盖领域内勘测——可研——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双师”比达91.3%,形成了一支职业资格齐备、核心技术突出的教学生产兼备师资团队。

3.聚焦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前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专业群立足扬州,聚焦企业生产前沿,发挥国土资源勘测专业及人才集成优势,以空间数据获取——加工——分析——应用全产业链覆盖为发展目标,通过OEM(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双轮驱动,初步建成省内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1-2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全产业链行业目标

一是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扬州智途科技股份公司、扬州易图地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域内龙头企业联合研发,开展了城市遥感像对立体匹配及三维重建、城域景观VRGIS一体化的仿真建模技术、数字城市空间框架应用等应用技术研究,联合建设扬州职大——智途3D数据生产研发中心,进行智慧城市研发;聚焦“多规合一”(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郊野单元规划,上海市“多规合一”首批试点项目)、不动产统一登记(泰兴市工业用地调查项目)、房产税征收(高邮市商业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项目)等社会热点项目,与上海、南京、扬州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0项,课题经费达98.84万元。

1-3 省委书记李强视察智途科技“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积极拓展社会培训。专业群是国土资源部中西部国土资源干部培训定点单位,有着丰富的社会培训经验,1986年以来,共承担国土资源部下达培训任务30余次;2012年以来,还先后为扬州市国土资源局、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广陵分局、扬州市国土资源局邗江分局组织培训9次。

三是资源共享与“双创”建设。2012年获省级重点专业群称号,并建成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省级工程测量技术特色专业、国土资源部地勘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易图学院2个校企合作平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获批省级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上述平台对扬州市国土资源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擦亮了“扬州地理信息产业”金字招牌;同时向区域内相关企业开放设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供低成本要素资源支持。上述举措构建了区域和谐健康产业生态,实现了区域、学校、产业集群多方共赢,有效促进“双创”集聚,带动了区域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建设成效

(一)实施“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开展专业社会调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建设期内项目团队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先后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测绘局、扬州、徐州、江都、灌云等地国土资源局;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江苏省土地学会等行业学会协会、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苏信集团、江苏苏地仁和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天圣房地产土地造价咨询评估有限公司、南京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星月测绘有限公司、江苏易图遥测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单位进行专业调研,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岗位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相关情况,召开专业发展座谈会,形成《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2-1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图2-2 校企合作共建易图学院

2.开展专业教改课题研究,明确专业发展规划

 对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整合发展、职业教育集团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教法进行了系列研究。先后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1项,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课题6项(《国土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国土类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发表《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路径探讨——以扬州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为例》等相关教改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在调研和专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形成《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顺利启动《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省级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业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结合“十三五”期间部省行业专项规划,启动实训条件升级改造工作。

3.依托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教集团,创新人才共育新机制

 为更好对接江苏省国土资源及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放大专业群国土资源类专业群核心竞争优势,201110月,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省测绘局的支持下,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目前该集团已经吸收全国23家国土类高等院校,40余家国土行业企业。该职教集团的成立填补了全国国土资源类职业集团的空白。依托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教集团,专业群与集团成员院校启动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3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资源活动照片

4.推进“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易图地理信息学院、工程研发中心及企业工作站等平台,在“校中厂、厂中校”二元环境中,实施“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中厂、厂中校”二元环境中发挥学校和企业2个育人主体的作用,通过4个阶段的系统训练,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能力的递进培养,实现校企人才共育。

 第Ⅰ阶段(第一、二学期):进行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主要在“校中厂”——易图地理信息学院实施,要求学生取得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地形测量工”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沟通交流能力,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Ⅱ阶段(第三学期):企业项目感知、基本技能实训阶段。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技能实践训练,系统了解测绘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实施。

 第Ⅲ阶段(第四、第五学期):岗位专业能力培养阶段。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企业生产任务,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熟悉测绘生产过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获得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

 第Ⅳ阶段(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在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教集团内优质企业的“厂中校”进行6个月的顶岗实习,结合岗位工作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校企共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为指导老师,实行企业导师制。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职业素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2-4 “二元四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先后安排1111测量、1111地信、1111遥感等班级赴南京普旭软件信息有限公司、上海盛图遥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单位参与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工程测量、航测遥感影像图处理、地理信息软件应用等生产任务;安排121国土、121地信、121测量等班级赴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扬州鸿扬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生产单位参加基础地理信息变更项目;安排121测量班集中毕业顶岗实践,完成宿迁、沛县、江阴地籍项目数据入库等项目;与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合作,安排131国土、地信班参与高邮市、江都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仪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智慧城市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数据等生产任务;与南京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安排14级测量班参加徐州高弘测绘服务有限公司地籍调查表编绘任务。

2-5 学生顶岗实习

5.校企合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易图学院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并完善《易图地理信息学院办学章程》;合作培养测绘地理信息人才163名;联合申报扬州市国土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计划入住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研发面积600m2

 企业工作站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设立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扬州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盛图遥测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宇航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慧宇诚房地产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8个企业工作站,共计12名教师、243名学生入站开展空间数据获取与加工、土地利用调查、地籍测量、大比例尺测绘工程、工程测量、数字国土工程、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土地规划整理、基本农田划定等社会服务、实训实习任务。

(二)推进基于“3S”技术的模块化课程建设

1.建立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课程体系

1)建设思路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行业是专业群主要服务面向,空间地理数据是行业的核心资源,其获取与存储是关键环节。目前,空间地理数据获取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传统测绘手段,使用如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获取空间地理坐标,《数字测图》课程与这一传统手段相对应;二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手段,使用如航片、遥感图像手段获取空间地理坐标,《像片调绘》课程与这一手段相对应。获取空间地理坐标后,需将其存储于地图工具,因此绘图能力就成为关键环节,《计算机绘图》课程与这一过程紧密对应。因此,空间地理数据获取和存储这一技术过程在专业群内是共同的、共通的,只是数据的不同应用方向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因此,选择《数字测图》、《像片调绘》、《计算机绘图》三门课程作为底层共享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构建课程体系。

2-6 专业群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核心课程

 通过市场需求和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研,在工作领域分析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对专业群课程进行设置。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侧重掌握国土资源调查与测绘、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国土资源信息技术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的相关技术领域包括:(1)地籍测量;(2)摄影测量与遥感;(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与之相关的技术领域应包括:工程测量监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与卫星定位测量、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矿山测量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是测绘、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复合型专业,其相关技术领域包括:(1)工程测量技术;(2)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

 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专业是在地理学基础上发展衍生而来,其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的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与测绘和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的一些科学和技术领域,如:地图制图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数字化测图、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技术领域。由于本专业是测绘、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复合型专业,因此其相关技术领域包括:(1)工程测量技术;(2)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

虽然空间地理数据的获取与存储环节是共同的、共通的,但是由于具体服务领域不同导致了精确度、实时度的差异。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主要将空间地理数据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评估及土地利用规划领域;工程测量技术将空间地理数据服务于工程技术领域,因此其侧重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工程施工放样、工程变形监测、工程竣工测量,其空间地理数据取得过程也相对传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主要侧重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因此像片控制测量、航测内业加密、航测内业成图、遥感图像处理成为关键环节;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技术着重于空间地理数据的存储加工环节,强调利用GISGPSRS的集成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其核心技术为空间数据库、GIS数据处理与分析、GIS系统设计、3S系统集成。












2-7 专业群课程建设体系

2.引入技术规范,制定课程标准

 (1)召开专家座谈会,赴合作企业调研,研讨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等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2)制定了课程标准建设规范(包括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重点、难点、教学学时、实施建议、教学内容和要求等);

 (3)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围绕“3S”技术对不同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以相关行业、技术规程等为标准,课程标准设置的原则是“以职业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完成工程测量技术、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三个80门次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并进行了汇编。

2-1 专业群课程建设主要成果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群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汇编;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汇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汇编

专业群校级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库

《数字测图》、《地图绘制》、《像片调绘》

专业群校级模块课程教学资源库

《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与房地产估价》、《土地整治规划》、《土地登记实务》;《控制测量》、《工程测量》、《遥感图像处理》

 专业群校级互选课程课程

教学资源库

《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课程项目教学试点

《数字测图》、《地图绘制》、《土地评价》、《土地与房地产估价》、《土地整治规划》







2-2 专业群校本教材编写一览表

序号

编者

名称

合作企业

适用课程

1

潘其泉

土地整理项目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土地整治

2

王海玫、王丹、何永胜

国土资源管理概论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东台国土资源局

国土资源管理概论

3

黄兴国、黄锐

土地评价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评价

4

王丹、吴彬

土地与房地产评估

江苏慧宇诚房地产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与房地产评估

5

王玉龙、王年红、袁志和

数字测图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测图

6

王玉龙、王年红、袁志和

数字测图实训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测图

7

王丹、王海玫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8

王海玫、徐文斌

不动产登记实务

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登记实务

3.校企协作开发,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购买、收录、整理相关专业法规、规范、技术规程,并装订成册;

 (2)收录整理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报纸、期刊、报告、学术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等资源,形成文献数据库。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专业图书资料共33124种,74846册;

 (3)向合作企业征集工程图纸、技术报告、规划设计文本等纸质和电子案例,并分类归并;

 (4)开通专业群网站建设平台,开通了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重点专业群网站(http://www.yzcom.com/gtzyxx/);

 (5)在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习基地配置教、学、做一体化多媒体教室;

 (6)完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7)开展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课程建设动态管理。目前已初步建成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地图绘制》、《数字测图》、《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登记实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2-8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总体构架

4.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地籍与房产测量》:地籍测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步压缩,边讲边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结合“地质测量工”技能鉴定工种考试,在学生掌握了测量仪器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以校园为基本测区,完成控制网布设、细部测量、平差计算;掌握南方CassMapInfoArcInfo、清华三维测量软件等专业软件内业成图、图形输出等完整工作流程的实践基础上,再选择校园周围村庄为一个测区,分组完成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等案例教学,学生测量成果与教师提供的生产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比对,帮助学生分析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进一步整改完善。

 (2)《像片调绘》:在讲授遥感图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购买了扬州城区及周边乡镇航片及影像平面图,学生能根据航片资料进行土地外业调查工作,依托武汉适普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工作站开展航片内业处理工作,提升航片资料应用能力。

 (3)《土地登记实务》:结合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根据地籍调查工作流程提供与相关单位合作的生产成果档案资料(初始土地登记通告、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土地登记委托书》、土地登记收件单、《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土地归户卡》、《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抵押证明书》、《土地租赁证明书》),要求学生能按照土地登记工作流程完成一个宗地的土地登记各种表格调查、绘制、登记等工作。

 (4)《土地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评估结合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所在城市房地产交易会或房地产行政管理服务大厅,调查地区新开楼盘分布、地区房地产相关政策、了解各楼盘销售价格、调查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多渠道(报纸、网络、中介、行政部门等)收集房地产交易资料,择城市主要商业街为调查对象,填写商业用地效益调查表,了解租金资料,合理确定资本化率,收益年限等;模拟客户身份实际调研新开商品房、二手放抵押贷款办理工作工作,近期各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工作流程,抵押贷款资金量,需提供的相关资料等;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类型房地产评估报告和土地评估报告,模拟编写专业评估报告。

 (5)《土地利用规划》:以县、乡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为重点,以扬州周边县、乡镇规划资料为分析案例,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以幻灯片和录象,形成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系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掌握开发区规划、土地治理规划、土地整理、复垦规划;熟悉土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旅游用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方法;熟悉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编制要求和成果。

 (6)《地图绘制》:在系统掌握地形图成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知地形、地籍测量图式规范;以实际收集的各地区地形图、地籍图为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组织课堂教学和计算机绘图实训的内容;根据提供的绘图原始资料,要求学生能对图形进行编辑,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从事专业绘图工作所需能力。

 (7)《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调查技术围绕国家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目标要求,结合相关调查规程,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3)、《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TD/T1010-1999)、《SPOT2.5m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规定》、《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图件更新检查验收规定》(试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试行)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土地调查实践工作,利用生产单位调查成果模拟野外调查,结合航片调绘、地面调查、外业修补测、内业成图、面积汇总等工作流程完成一个村庄的土地调查工作,熟悉工作流程、规程要求、成果整理等工作。

 (8)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重点学习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利用已经收集的江苏省相关土地分等定级工作成果资料,结合国家技术规程要求,制作各种工作表格、图件;要求学生能分阶段完成各种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处理等各项工作,提供相关应用软件平台,提升学生对该项业务工作的系统学习和模拟工作能力。

(三)整合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1.围绕专业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分类机制。根据工作领域要求、学生认知规律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项目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

实践课程比重明显提高。目前实践课程占总课时比率约为51.3%,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洽,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践教学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整体设计,形成一个有梯度、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不断规范。以应用为目的,突出技能型、应用型培养,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升:(1)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共计43门专业实践教学标准、技能考核标准的编制与修订工作;(2)编写完成《数字测图》、《测绘工程CAD》、《土地与房地产估价》等15门课程实训指导书。

实践教学形式不断丰富。1)课程实训,在开设的每门职业技术课中,均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两部分,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实习课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实训设施,增加实践课课时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锻炼;(2)安排专业教学实习 ,强化职业技能,每学期安排12门课程进行集中教学实习实训;(3)假期社会实践,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学年,一般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认知实践,第二学年,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顶岗工作,让学生参与生产过程;(4)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和考核,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提升操作技能;(5)项目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全班学生参与真实生产任务,提升专业实践应用能力;(6)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在相关实习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学院为了加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辅导,落实实习单位,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加强毕业设计和论文指导开题、资料收集、论文书写、论文答辩交流工作,确保毕业实习质量。

2.依托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提供技能学习平台

 专业群成功申报省级“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业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结合“十三五”期间部省行业专项规划,启动实训条件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实训基地调整为测绘工程中心(下设测绘仪器检校维护室、全站仪仪器室、精密测量仪器室、普通测量仪器室、摄影测量实训室、遥感数据处理实训室)、数据中心(下设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实训室、常规数据处理实训室、卫星定位数据处理实训室、3S数据集成生产实训室)、土地规划与评价中心;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编写了专业课程实训项目卡。

1)测绘工程中心

 下设摄影测量实训室、遥感测量实训室、基础测量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主要承担《数字测图》、《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园林测量》、《建筑测量》、《工程变形观测》、《数字摄影测量》、《像片调绘》、《遥感技术应用》等课程实训。

 主要实训项目: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实训;工程测量、GPS定位测量、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地形测量、施工放样等测量实习;熟悉4D产品生产流程,熟悉JX4DPGrid等作业软件;掌握影像快速匹配、图像处理、平差等技术和算法,能承担航片定向、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DEMDOM与等高线等数字产品的生成、基于立体影像的数字化测图等实训项目。

 生产功能:各类工程地形图测绘(土地整治工程)、工程放样、工程变形与沉降观测、地籍测量、房产测量。

2)数据中心

 该中心下设地理信息实训室、常规数据处理实训室、卫星定位数据处理实训室、3S数据集成生产实训室。主要承担《地理信息系統》、《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ArcGIS软件应用》、《工程测量》、《土地评价等课程实训。

 主要实训项目:利用ArcGISCASSFME等软件进行具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空间数据库建立、普通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编制及导航地图、三维地图等电子地图制作等实训;《数字城市》、《环境工程》、《化工系统》仿真实训。

 生产功能:国土资源、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等基础测绘数据处理,专业地图制作,智慧城市生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检测报告编制等。

3)土地规划与评价中心

 该中心主要承担《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调查》、《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城镇规划》、《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登记实务》、《土地整治工程》等课程实训。

 主要实训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基准地价评估、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生产功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及工作实施方案、区域性土地利用专题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万顷良田规划方案、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保护专题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项目、道路损废等土地复垦方案、增减挂钩等土地复垦备选库等项目。

2-3 国土勘测规划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名称

面积

(m2)

设备总值

(万元)

实训项目

1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实训室

104

19.5

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与处理、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

常规数据处理实训室

104

22.7

图像处理基本操作、图像合成和显示增强、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导线测量;测绘CAD绘图、CASS软件地形图绘制、CASS软件地籍图绘制、清华山维测量平差;

3

测绘仪器检校维护室

104

2.8

光学水准仪的检校、光学经纬仪的检校、全站仪的常规检查与校正;

4

全站仪仪器室

104

89

导线测量、全站仪测角、测距、方向观测法角度测量;

5

普通测量仪器室

104

47

水准仪使用、经纬仪使用、高程角度放样;

6

精密测量仪器室

104

129.3

GPS静态测量、GPS RTK测量、二等水准测量等

7


摄影测量实训室(一)

104

9.3

航片定向、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DEMDOM与等高线等数字产品的生成、基于立体影像的数字化测图;

摄影测量实训室(二)

104

72.5

航片定向、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DEMDOM与等高线等数字产品的生成、基于立体影像的数字化测图;

8

卫星定位数据处理实训室

104

27.6

GPS单点定位技术、GPS静态控制测量、GPS- RTK地形测量、GPS- RTK工程放样;

9

遥感数据处理实训室

104

18.01

使用ACCESS建立简单数据库、ACCESS编辑数据库数据、建立Geodatabase数据库;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集成、城市GIS网络分析、城市GIS虚拟三维;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地图制图;

10

土地规划与评价实训室

104

4.5

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土地整理规划、

土地评估、土地登记等

11

3S数据集成生产实训室

104

42.5

3S数据获取、3S数据转换与处理、数据管理、数据信息查询与分析、3S数据产品的应用;

合计

--

--

4847

--

3.依托地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国土勘测规划实训中心设有经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部批准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目前可鉴定 “地质测量工”、“绘图员”、“岩土工程地质工”、“钻挖设备维修钳工”等初、中、高、技师等级工种15个。鉴定站现有高级和中级考评员8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3人。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通过培训获得相应的中级“地质测量工”、“ 绘图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自2002年初成立以来,已培训和考核相关专业人员3000多人次,本专业学生的一次性通过率在90%以上,近三年学生取得技能证书近三年累计鉴定地质测量工、绘图工835人。

 利用职业技能鉴定站承办“苏一光”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我校代表队获得个人专业组导线测量三等奖,水准测量一等奖,团体总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参加“苏一光”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水准测量获得非专业组三等奖。

2-9 专业群代表队参加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获奖证书

4.校外实训基地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群与省内30家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单位、测绘地理信息公司、土地评估相关企事业单位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赴企业参观交流、暑期社会顶岗实践、项目合作,毕业顶岗实习等形式,校外实训基地对实训教学环节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专业群还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案例收集、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教师顶岗锻炼,开展基础地理数据库变更、基准地价更新评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等项目合作合作。目前实训基地使用率达90%以上

根据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行业特点,分地域、分类型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期间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5家,包括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泰州科睿测绘有限公司、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高新测绘有限公司、江苏慧宇诚房地产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等。

2-4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项目

1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地籍测量、工程测量

2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程有限公司

航片处理、数字成图

3

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制图、摄影测量

4

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航片处理、数字测图

5

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航片成图

6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航片图像处理、土地调查

7

上海盛图遥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籍测量、遥感图形处理

8

扬州鸿扬工程测绘勘察科技有限公司

土地调查、工程测量

9

江苏星月测绘有限公司

土地调查、工程测量

10

江苏苏地仁合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土地评估、土地规划

11

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规划整理、土地评估

12

江苏省地质测绘院

航片图像处理、数字化成图

13

扬州同创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航片处理、数字成图

14

江苏慧宇诚房地产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评估、土地规划

15

泰州市科睿测绘有限公司

房产测量、地籍测量

16

徐州市高弘测绘服务有限公司

航片图像处理、数字化成图

17

江苏金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评估、土地规划

18

江苏苏信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评估、土地规划

19

江苏苏地源土地整理 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土地评估、土地规划

20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地籍调查、土地规划整理

21

江苏新悦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

22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土地规划、土地整理

23

南京维景数据工程有限公司

数字测图、土地估价

24

南京捷鹰数码测绘服务有限公司

地形测量、土地整理

25

盐城智达土地咨询有限公司

土地估价、土地整理

26

盐城市瑞地土地登记代理有限公司

土地估价、地籍测量

27

昆山市测绘中心有限公司

地形测量、地籍测量

28

扬州市建业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

房产测量、地籍测量

29

扬州高新测绘有限公司

地形测量、土地整理

30

南京南方数码公司

地籍测量、土地估价

2)设立厂中校,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在巩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依托江苏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力度。选择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规模大、效益好的测绘企业作为紧密合作对象,共建“厂中校”企业工作站,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教师科研实践、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社会人员培训提供平台;“厂中校”除服务于实训教学外,还开展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教师顶岗锻炼、项目合作等任务。2016年,3名教师成功申报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团队,赴江苏省易图地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访学1年。

3)项目合作

 近年来,扬州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专业始终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通过各种渠道承揽、合作各类测绘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累计承担社会服务项目近20项,产学研产值200多万元。

2-5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师生合作项目一览表

序号

服务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负责人

时间

1

苏一光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

江苏省测绘学会、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潘其泉王玉龙

2012.10.12--14

2

扬州市区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报告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王海玫

王  丹

2011.2-2013.8

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资源库子项目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许晓宁黄  瑞

2011.9-2013.4

4

扬州市志国土资源管理篇编写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王海玫

王  丹

2012.3-2013.3

5

温州市电力管线测量项目

上海恒桦可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朱  勇

2012.11-2013.5

6

 江苏省国土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库变更项目

江苏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王成余

2013.6—2013.9

7

江都区2012年度耕地质量分等更新项目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王海玫

王  丹

2012.01-2012.12

8

高邮市2013年度耕地质量分等更新项目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黄兴国

2013.01-2014.11

9

 镇江市开心农场11000地形

测量项目

镇江开心农场

王玉龙

2013.6

10

沛县建制镇基准地价更新项目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王  丹

2015.01-2016.06

11

 高邮市商业存量房交易纳税

评估项目

江苏慧宇诚房地产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王  丹

2015.01-2016.01

12

仪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试点工程

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徐  艳

雷晓霞

2014.10

13

东海县泗洪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服务

扬州鸿扬工程测绘勘察科技有限公司

王海玫

2014.09-2015.1

14

邗江国土系统规划业务培训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邗江分局

潘其泉

2015.4

15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郊野单元规划编制项目

上海嘉舟城市土地规划技术有限公司

王  丹

2014.05-2015.3

16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总决赛裁判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王玉龙

2015.6

17

 扬州广陵国土系统规划

业务培训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广陵国土分局

 潘其泉

王海玫

2016.7

18

徐州沛县部分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徐州市高弘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王海玫

王玉龙

2014.12—2015.12

19

泰兴市工业用地调查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潘其泉

2016.07-2016.08

20

高邮市房地产行业业务培训

高邮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高邮市房地产产业协会

王海玫

2016.9

4)顶岗实习

 通过校企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统一安排毕业班顶岗实习,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学校、学生和企业互惠互利,特别是学生的就业也有了充分的保障。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1.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础资料建设

 (1)购买、收录、整理工程测量技术、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专业的法规、规范、技术规程,装订成册;

 (2)收录整理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报纸、期刊、报告、学术会议资料,形成文献数据库;

 (3)购买工程测量技术、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等专业教学参考教材;

 (4)向合作企业征集工程测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遥感影像图、土地整理规划图等电子资料;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土地整理、地籍测量等技术报告、规划设计文本等纸质和电子真实案例资源;

 (5)按课程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文件电子资料;

 (6)收录优秀教学方案及配套教学资源素材;

 (7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联盟,“国土资源职业教育在线学习联盟”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国土资源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研究会牵头,联合全国国土资源、地质矿产类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成立的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组织,接受教育部职成司、国土资源部人事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的领导,致力于推进国土资源行业职工职业知识更新、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职业技能在线教育,探索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学习成果认证等。

2.专业群教学资源网站建设

 (1)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网站框架设计共设置动态新闻、建设概况、专业简介、专业标准、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建设成效等栏目;

 (2)请专业网络公司设计、安排专任教师维护,在校园网上开通专业群网站建设平台,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重点专业群网站网址为http://www.yzcom.com/gtzyxx/;目前已建成《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数字测图》、《地图绘制》、《像片调绘》3门平台课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土地登记实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8门模块课程,《遥感图像处理》、《GPS卫星定位技术》等3门互选课程。

 (3)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网站资源建设

2-6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成时间

相关资源平台登录网址

1

数字测图

王玉龙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1

2

像片调绘

朱勇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2

3

地图绘制

王年红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3

4

土地与房地产评估

王 丹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5

5

土地登记实务

王海玫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7

6

土地整治规划

潘其泉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6

7

数字摄影测量

崔马军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13

8

遥感图像处理

顾晓丽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15

9

地籍与房产测量

雷晓霞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

10

控制测量

王成余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8

11

工程测量

李正华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9

12

地理信息系统

 黄 瑞

徐 艳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

13

GPS技术应用

王成余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22

14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王 丹

2015

http://www.yzcom.com/gtzyxx/Child/index.asp?CourseID=


(五)优化师资培养机制,提升教学团队综合素质

1.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

 (1)学习进修:专业群项目负责人于201210月公派赴加拿大北方学院、多伦大学等地学习考察;20139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内访问学者进修,赴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修学习1年;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带头人于20133月下旬公派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堪培门学院学习考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负责人在河海大学攻读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带头人获得2016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高端研修团队访学负责人,赴江苏省易图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1年;专业带头人多次参加北京土地学会、国土资源经济学会、江苏土地学会、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测绘地理学会、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的业务培训班。

 (2)鼓励专业带头人进行各类社会兼职,不断扩大专业群社会影响力。一是参加各类学术组织,如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土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江苏省土地学会;二是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积极联络企业,如城市规划师、注册测绘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等;三是参加测绘、土地等专业职称申报,目前专业带头人双师比为100%。专业群负责人受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理事,是高级工程师、土地登记代理人、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质量督导员,扬州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带头人聘为扬州市专业负责人被聘为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专家组成员,扬州市土地学会理事,土地利用分会主任委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是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土地估价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带头人聘为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带头人聘为测绘工程师。

 (3)专业带头人科研服务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专业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带头人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教科研课题14篇,参与农业部土地承包仲裁高职专业和土地承包调解专业论证和新专业在高职专业新增方案起草论证;主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等项目。专业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带头人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教科研课题14篇。

2-7 专业带头人培训进修表

带头人类型

主要学习进修内容

专业群项目负责人

 加拿大北方学院、多伦多大学等地学习考察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带头人

澳大利亚墨尔本堪培门学院学习考察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负责人

河海大学攻读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带头人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团队访学负责人

2-8 专业带头人社会兼职表

带头人类型

社会兼职情况

专业群项目负责人

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考评员、质量督导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理事;土地高级工程师;土地登记代理人;扬州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带头人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专家组成员;

扬州市土地学会理事,土地利用分会主任委员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

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土地估价师;工程师(土地)

 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负责人

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考评员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专业带头人

工程师(测绘)

2.校外专业带头人培养

 (1)工程测量技术企业专业带头人,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承担《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三维数字城市建设项目;

 (2)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企业专业带头人,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承担《土地与房地产估价》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扬州市地价动态监测,高邮市、江都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企业专业带头人,江苏省易图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导学生开展地图编绘、地籍调查等校企合作工作,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4)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企业专业带头人,江苏省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导学生开展地图编绘工作,参与学校实训室建设工作;参与学校实训室建设工作;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学习进修:1名教师参加博士学位学习;1名教师参加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团队访学;参加北京土地学会、国土资源经济学会、测绘地理学会等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学习累计培训进修11人次;11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教师网络培训(《测量学》、《管理信息系统》、《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取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参加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教学理论培训4人次。

 (2)双师素质:5名教师取得测绘工程师职称,2名取得土地工程师职称;2名教师取得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执业资格;1名教师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1名教师取得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3名教师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2名教师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资格。

 (3)企业实践:1名教师参加上海盛图遥测科技有限公司访问工程师进修1年;2名骨干教师赴南京普旭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加江苏省国土基础地理信息变更项目3个月;3名骨干教师赴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扬州智途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生产研发6个月;2名骨干教师赴扬州鸿扬测绘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实践6个月;3名教师赴盐城智达土地咨询有限公司参加土地整治规划项目4个月。

 (4)科学研究:骨干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1篇,其中EI4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教科研课题10篇;3名教师取得第四届测绘技能大赛高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2名教师获得第五届测绘技能大赛高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1名教师获得2014年度扬州市社科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二等奖;3名教师获得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第一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3名教师获得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江苏省土地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5)社会服务:主持了高邮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仪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试点、镇江市开心农场11000地形测量、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郊野单元规划编制项目。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新聘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焰、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军、仪征茂源土地规划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斌等15位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指导专业群国土131、地理131、测量121、测量141、测量142等班级参与仪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东海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江苏省国土基础地理信息变更等项目;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价》等课程实践教学任务。

 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了《数字测图》、《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与房地产评估》、《土地登记实务》等8门课程的校本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网站平台的建设工作;参与了省级国土资源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工作。

2-9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校外兼职教师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学历

学位

职务

职称

所在单位

任教

课程

1

熊 焰

1964.10

本科

学士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2

赵志强

1969.10

研究生

硕士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3

徐文斌

1966.05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4

何晓军

1969.04

本科

学士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理信息系统

5

朱晓敏

1972.08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理信息系统

6

朱春中

1975.04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江苏星月测绘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7

金文华

1970.09

本科

学士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8

黄  锐

1984.04

本科

学士

经理

工程师

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毕业实习及毕业就业教育

9

李  烜

1968.08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0

杨  建

1971.08

本科

学士

测绘分院院长

高级工程师

江苏省地质测绘院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1

丁忠好

1963.05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扬州鸿扬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2

吴  彬


1967.04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扬州高新测绘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3

袁志和

1968.06

本科

学士

 副总

经理

高级工程师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4

王满松


1965.04


本科

学士

科长


高级工程师


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5

石敏胜


1970.04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扬州宇航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6

沈陈华


1969.10

研究生

硕士

总经理

教授

南京国图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17

张卫军


1981.10

研究生

硕士


项目

经理

高级工程师

江苏普旭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实践与毕业教育

18

夏娟


1965.04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土地估价师

扬州新悦房地产评估公司

毕业实习及毕业就业教育

19

储俊华


1968.10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盐城智达土地咨询有限公司

毕业实践与毕业教育

20

朱鹤

1970.09

本科

学士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上海恒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21

肖桂文

1970.1

本科

学士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泰州市科睿测绘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与毕业教育


(六)专业群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1.健全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组织管理机构

 为确保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加强动态管理,学校成立校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督导处、科研处、设备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该机构定期听取专业群建设工作汇报,开展研讨会,协调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有关问题,并制定了奖励政策,引导专业群各项工作的开展。

 聘请校政行企相关负责人组成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交流专业建设动态。

 学院成立了院长、专业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骨干教师、校外督导员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团队,负责专业群日常建设工作。

2.推进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管理

20111016日由专业群牵头,省内外高校、职业学校和企事业等130多家单位参与共同组建了《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本着“合作交流、平等协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理念,坚持以校企双赢为目标,制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不断完善集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院校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集团成员院校之间启动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培养等不同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测绘技能大赛,搭建高新技术交流平台,20121012-15日,专业群举办了“苏一光”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大赛吸引了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47所高校代表队,共计188名选手参赛。

 (2)院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共谋专业教学改革

 专业群举办专业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测绘类、国土、农业等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分别从高职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产学合作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顶岗实习实践与探索、双证书”制度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3)院校之间开展定向招生,架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探索中职与高职之间“3+3”招生校际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中职学校合作,招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单招班;;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举办工程管理专业“专接本” 学历教育,并在扬州设学习中心,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提升学生学历水平。


3.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体制

 专业群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代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的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项目建设团队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项目核心团队、子项目建设团队组成。

 建立能实现灵活多样教学组织的弹性课程结构,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校企合作机制。

4.完善专业群建设资金的投入保障体制

 建立了严格的预算制度。当年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由专业群建设负责人于上年年底在广泛征求各专业主要成员的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年度经费预算计划以书面形式提请所在学院集体讨论,经专业建设负责人和所在学院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并加盖所在学院公章后报送学校教务处,并经校重点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执行。

 经费划拨制度。专业群每年年底需提交年度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经所在学院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送校教务处,年度经费使用报告还将作为下一年度经费划拨的依据之一。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用专业群经费购置的小型仪器设备、图书固定资产,均应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办理采购、入库手续,作为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精心维护、合理使用。

 会签制度。专业群建设报销采用会签制度,使用经费在5000元以下的,由负责人及所在院长共同签字后报销;5000元以上的,还需将使用计划报告教务处,经审批后报销。

5.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作用,围绕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群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职业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过程监控、反馈与评价。

 与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离职率、就业流向等就业状态,了解企业满意度和学生就业满意度,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短期及中长期表现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情况,最终将培养结果的反馈回溯到培养过程,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等进行全环节的诊断和改进,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管理。

三、主要问题、原因、建议与对策

(一)专业运行机制体制有待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未能充分实施产学结合。企业和专业群之间沟通不够顺畅;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学院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多,反之较少;多数企业给予学院的资助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支持等方面,合作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教学团队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群建设中目前存在如下3个问题:

 一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伴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博士研究生比例相对偏低。受到学历水平层次的制约,使专任教师在拓展学术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稍显薄弱。受经费约束,兼职教师师资培训投入较少,兼职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不够熟悉;兼职教师往往以实习教学为主,未能广泛参与日常理论或实训教学。

 三是培训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制度、体系尚不够健全,一直遵循在职进修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历进修为主,技能培训为辅的封闭培训方式,培训效率较低;教师出国机会较少,很难接触先进高职教育理念。

 下一步将采取4项措施,进一步改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换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学院教师的职业教育意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增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是根据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和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和人事代理等方式,挑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勤奋好学、热爱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专业人才,特别注重从企业或行业一线引进一批学历层次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学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需要。

 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根据学院办学特点,实行专兼结合、开放式的教师录用模式,吸引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逐年增加;坚持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积极挖掘社会人才资源,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兼职教师资格审查和聘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其教学质量的考核与教学能力指导,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四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师资培训水平。一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的规范化建设,坚持实施继续教育奖励办法,以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投入经费支持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高级研讨班、培训班以及全国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二是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养学习的力度,选派教学及管理骨干赴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名校名企研修,接受世界最前沿高职教学理念,使教师在思维层面与国际接轨。

(三)专业实训资源有待提升

 受原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与扬州市职业大学两校合并影响,原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受到严重压缩,发展空间不足;作为市属高校,专业建设资金有限,而专业群实训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部分教学仪器年久失修,实训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2016年,专业群成功申报省级国土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入融合平台。专业群将与江苏易图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即由企业、院校联合投入实训资源,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服务,形成实训资源持续投入机制,由“消耗式运行”向“产业化运作”的转变,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方向

(一)优化提升教学团队素质

 根据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和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和人事代理等方式,挑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勤奋好学、热爱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专业人才,特别注重从企业或行业一线引进一批学历层次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一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的规范化建设,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养学习的力度,提升师资培训水平;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

 实行专兼结合、开放式的教师录用模式,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兼职教师资格审查和聘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其教学质量的考核与教学能力指导,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二)发挥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的作用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拓展专业影响力,专业依托各合作平台,建立了共建共管委员会。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缺乏沟通与利益交融,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咨询由于而决策不足,在事关专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方面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下一步要进一步争取学校政策支持,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改变原有专业管理体制,让共建共管委员会在专业重大发展问题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三)校企合作构建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机制创新

 健全以学校为基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积极参与的开放、多元、全面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大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健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评估常态化,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及学生信息员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作用,为内涵建设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保障;在外部质量体系建设上,充分发挥政府、行业、职教集团、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媒体、用人部门等相关方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建设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专家队伍,实施第三方评价,完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注重软件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质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充实完善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职教集团引进和开发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资源,推进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具有一定原创性比例和信息海量存储容量、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具备教学功能、资源功能和管理功能。校企共建基于“3S”技术共享平台支撑下的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成后,可实现知识点的交叉访问、检索,下载、在线学习、在线操作、在线测试、自主创新、组合创新等功能。

(五)拓展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教集团合作领域

 依托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教集团、国土资源部地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苏省国土规划勘实训基地,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载体作用,统筹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就业指导等,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利用网络资源组建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专题网站,发布集团成员单位基本情况,集团日常活动情况,及时发布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社会服务、课题研究等合作信息,搭建集团成员之间紧密交流的平台。加大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力度;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与相关职业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联合开展学生培养和师资培训工作。

附表

1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校内专任教师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学位

毕业院校

职称

专业

主要任教课程

1

许晓宁

195604

本科

成都气象学院

教授

气象雷达

遥感图像处理

2

邵汝军

196303

博士

河海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

3

王海玫

1969.01

硕士

华中农业大学

副教授

公共管理

土地登记实务

4

潘其泉

1964.08

硕士

南京农业大学

副教授

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


5

王 丹

1982.07

硕士

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估价

农田水利

6

王年红

1976.12

硕士

华东地质学院

副教授

工程测量技术

地图绘制

7

王成余

1979.07

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

副教授

地理信息系统

 控制测量

卫星定位技术

8

黄  瑞

1980.02

硕士

成都理工大学

副教授

地球化学

地理信息系统

9

王玉龙

1976.01

硕士

河海大学

讲师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数字测图

10

李正华

1975.06

本科

河海大学

讲师

工程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

11

雷晓霞

1974.11

硕士

长安大学

讲师

工程测量

测量平差

12

李安芹

1978.11

硕士

长安大学

讲师

土地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13

徐艳

1981.06

硕士

南京农业大学

讲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14

黄兴国

1979.12

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

讲师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调查

15

朱勇

1979.01

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

讲师

地理信息工程

像片调绘

16

杜晓艳

1982.01

硕士

中国矿业大学

讲师

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经纪

17

崔马军

1982.05

硕士

中国矿业大学

讲师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数字摄影测量

18

顾晓莉

1986.04

硕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讲师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

19

王圆圆

1982.06

硕士

扬州大学

讲师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间数据库技术

20

李芸玲

1963.06

本科

中国农业大学

实验师

土地资源管理

数字测图实训

21

薛 丹

1979.11

本科

南京农业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实训

22

陈 雨

1985.01

本科

扬州大学

财务管理

城镇规划实训

2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教师培训进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培训项目

培训教师

组织单位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1

江苏省基本农田划定培训会

王海玫、王丹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南京

2012.07

2

国外访问学者

王海玫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加拿大

北方学院

2012.11

3

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县级成果验收会

   王海玫、

王丹、黄兴国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南京

2012.12

4

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王海玫

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

南京

2013.01

5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课程标准开发及实施培训

王年红

中国高等学校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

苏州

201303

6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

潘其泉

扬州职业大学

澳大利亚KANGAN学院

2013.03

7

国内高级访问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编制方案研究)

王海玫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

2013-2014.10

8

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许晓宁

国土资源行指委

北京

2013.04

9

“土地利用规划业务”培训会

潘其泉

 中国国土经济

学会

 北京

2014.05

10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王成余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

2013.05

11

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培训

   王海玫、

王  丹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北京

2013.05

12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崔马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培训

2013.05

1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数字图像处理》教师研修

王圆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培训

2013.06

14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师研修

王圆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培训

2013.06

1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培训

    王海玫、

王  丹

北京土地学会

北京

2013.07

16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王年红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

2013.07

17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师理工类科研方法省级培训

王   丹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东南大学

2013.08

18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质量督导员培训

  李芸玲、

王年红

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天津

2013.08

序号

培训项目

培训

教师

组织单位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19

研究生学位进修

王玉龙

扬州市职业大学

河海大学

2013.08

20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雷晓霞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

2013.10

21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朱  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

2013.11

22

 第十八期地勘行业技能鉴定

高级考评员培训

王海玫、王玉龙、李正华

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广西桂林

2013.11

23

江苏省2013年度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开垦费)初步设计评审会

潘其泉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南京

2013.11

24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测量学网络培训)

顾晓莉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

2013.11

25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

黄兴国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培训

2013.11

26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

徐  艳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网络培训

2013.11

27

国土资源类《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研讨会

王海玫、王玉龙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北京

2013.12

28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师理工类科研方法省级培训

   王成余、

王年红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东南大学

2014.08

29

高级访问工程师

朱  勇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上海盛图遥测科技有限公司

2014.09

30

江苏省土地规划业务工作培训会

王海玫、王丹

江苏省土地学会

南京

2014.12

3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培训会

黄兴国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北京

2014.12

32

江苏省土地规划编制业务培训

王海玫、王丹

江苏省土地学会

南京

2015.04

33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修班

王海玫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山东潍坊

2015.06

34

博士学位进修

王  丹

扬州市职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6

35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师理工类科研方法省级培训

黄兴国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东南大学

201507

36

国土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讨会

  潘其泉、

王玉龙

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厦门

2015.11

37

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在线教育联盟成立大会

   马玉银、

王海玫

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

广西南宁

2015.11

序号

培训项目

培训

教师

组织单位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38

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王海玫

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

南京

2015.12

39

2016中国智慧城市与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高层论坛

 潘其泉、

王年红、徐艳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盐城

2016.03

40

不动产测绘新技术培训

潘其泉、王海玫、李正华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工程测量分会

南京

201603

41

全国农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王海玫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温州

2016.03

42

南方测绘用户大会

   王海玫、

李正华、崔马军、李芸玲、朱勇

南方测绘公司

南京

2016.03

43

江苏省土地学会四届理事会

王海玫

江苏省土地学会

南京

2016.03

44

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培训

 王海玫、

黄兴国、王年红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成都

2016.04

45

会议培训

王丹

翻转课堂

苏州

2016.04

46

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2016年会

马玉银、潘其泉

国土职教研究会

黑龙江伊春

2016.04

47

2016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会

潘其泉、王玉龙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重庆

2016.06

48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师理工类科研方法省级培训

顾晓莉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东南大学

2016.07

49

 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

培训

杜晓艳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常州科教城培训管理中心

2016.07

50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课程

体系构建

王海玫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16.08

51

博士学位进修

黄  瑞

扬州市职业大学

河海大学

2012.09









3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双师”素质情况一览表


序 号

姓 名

证书名称

授予部门

1

王海玫

  土地登记代理人、高级工程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

江苏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

潘其泉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江苏省国土资源管理专家库名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3

王  丹

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4

李正华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测绘工程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5

王玉龙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地形测量工(三级/高级技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6

王年红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 高级考评员、测绘工程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7

黄  瑞

土地工程师、地形测量工(三级/高级技能)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8

雷晓霞

地形测量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9

徐 艳

测绘工程师、地形测量工(三级/高级技能)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0

王成余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测绘工程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1

黄兴国

土地工程师、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

国土资源部

12

李安芹

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建设部人事教育司

13

王圆圆

心理咨询师二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4

杜晓艳

地形测量工(三级/高级技能)、全国物业管理企业经理岗位证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全国城建培训中心

15

朱  勇

测绘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人事厅、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16

崔马军

地形测量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7

顾晓莉

地形测量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8

李芸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4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教师发表论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刊物名称

发表

时间

是否

核心

1

高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专业设置探讨

王海玫

职业技术教育

201220

 中文

核心

2

Research on Emerging Land Market Based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潘其泉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3年第2

EI

3

绿色教育下高职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王成余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第19

中文

核心

4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质量工程数据

王  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1307

中文

核心

5

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路径探讨——以扬州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为例

王  丹

中国地质教育

201301


6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高职国土类专业绿色教育分析

李安芹

2013年第12


7

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

王  丹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04

中文

核心

8

GPS在高速公路控制网中的应用—以某高速公路复线测量为例

王年红

北京测绘

2013年第04


9

高职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王成余

学园

2013年第15


10

动态分段技术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顾晓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第30


11

农村地类分布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

王  丹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中文

核心

12

村域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格局特征——以江苏省扬州市市区为例

王  丹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0

中文

核心

13

江苏省高邮市耕地质量分等评价

黄兴国

北京农业

20141月下旬刊


14

GIS在社区警务系统中的应用

王成余

科教导刊

2014年第08


15

高职高专《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成余

时代教育

2014年第17


16

高职测绘类专业职业技能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成余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5


17

城镇地籍整体控制网与局部控制网的精度分析比较

王年红

江西科学

2014年第4


18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

王海玫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3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刊物名称

发表

时间

是否

核心

19

数字城市实景影像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王年红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3


20

县级耕地质量等级更新研究

李安芹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


21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案设计

王成余

现代职业教育

201511


22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耕地质量评定研究

黄兴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


23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

王海玫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

201503


24

就业导向下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李安芹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

201601


25

农村宅基地更新调查技术方案探讨

朱  勇

西部资源

201604


26

基于地基观测的城市社区碳排放监测研究

朱  勇

城市勘测

201608


27

《基于多元化视角的国土资源行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研究》

杜晓艳

职教通讯

201601


28

基于AHP和模糊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黄兴国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

201606


29

基于WEBGIS的攀枝花“互联网+西瓜”现代话化产销体系设计

徐  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8


30

转型升级下的江苏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研究

潘其泉

农业经济

201607

 中文

核心

31

基于模糊评价和AHP的大伙房水库水质评价

黄  瑞

人民黄河

201304

中文核心

32

GIS与数模支持下的苏子河水质预警系统

黄 瑞

人民黄河

201311

中文核心

33

基于优化集对分析模型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黄 瑞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5

中文核心

34

The reverse based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intensity changes in sudden pollution accidents in wide and shallow rivers

黄  瑞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science (EEG)

201308

EI

35

Prediction on the oil pollution in Dahuofang Reservoir based on oil particle model

黄瑞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

2014,32(6)

EI

36

Transient source two-dimensional source item inverse problem research and accuracy impact analys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n the wide/shallow watercourse

黄  瑞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

20134

EI

37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at the Dahuofang reservoir based on the fuzzy evaluation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hierarchy process

黄  瑞

Energy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312

EI


5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专任教师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获奖教师

获奖项目

获奖

等级

获奖时间

获奖单位

1

 王成余

崔马军

第四届测绘技能大赛高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

省级

2012.10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2

王海玫

第四届测绘技能大赛高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

省级

2012.10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3

徐 艳

校级教案评比二等奖

校级

2013.06

扬州市职业大学

4

 王海玫

潘其泉

“说专业”竞赛三等奖

校级

2013.12

扬州市职业大学

5

顾晓莉

校级微课比赛三等奖

校级

2014.09

扬州市职业大学

6

徐 艳

校级信息化比赛一等奖

校级

2014.09

扬州市职业大学

7

 徐 艳  

 王海玫

 黄 瑞

省级信息化比赛三等奖

省级

2014.09

江苏省教育厅

8

 王玉龙

王年红

第五届测绘技能大赛高职组优秀指导教师奖

省级

2014.10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9

王  丹

2014年度扬州市社科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市级

2015.01

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0

王  丹

《扬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效益调查与研究》一等奖

市级

2015.01

扬州市社科联

11

王海玫

《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二等奖

省级

2015.05

 国土资源职业

教育研究会

12

王 丹

《以职教集团模式整合扬州市职教资源研究》二等奖

省级

2015.05

 国土资源职业

教育研究会

13

王成余

第一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省级

2015.08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4

黄兴国

校级微课比赛二等奖

校级

2015.10

扬州市职业大学

15

王  丹

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省级

2015.12

江苏省教育厅

16

李安芹

《就业导向下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三等奖

省级

2015.11

 国土资源职业

教育研究会

17

顾晓莉

《校企合作理念下课程模式改革研究》三等奖

省级

2015.11

 国土资源职业

教育研究会

18

杜晓艳

《基于多元化视角的国土资源行业高技能人才评介方法研究》三等奖

省级

2015.11

 国土资源职业

教育研究会

19

王海玫

优秀土地工作者

省级

2015.12

江苏省土地学会

20

王  丹

2015年扬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项目软科学成果优秀奖

市级

2016.01

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1

 王  丹

王海玫

扬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咨询奖

市级

2016.06

扬州市人民政府

22

王  丹

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

省级

2016.04

江苏省教育厅

23

黄兴国

市微课创作大赛一等奖

市级

2015.10

扬州市教育局

24

 王成余

 王  丹

顾晓丽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团队

省级

2016.6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2




Copyright © 2022 扬州市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24625号-3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3号